五星占第二十二
夫形器著于下,精象系于上,所以通山泽之气,引性命之情,近取诸身,耳目为肝肾之用,鼻口实心腹之资,故情欲畅于性灵,神道宣于视听,彼此响应,岂不然与?是以圣人体而名之,垂教后世,授之以职位,分之以国野,象之事物,效之以吉凶,虽变化万殊,谁能越此,将来事业,可得而理焉。 《易》曰:在天成象,在地成形,变化见矣,此之谓也。但去圣久远,通人间作名数多少,或有不同,今总列之。取其理当者,以著于篇;浮华之流,删而不录矣。 凡五星之行也,象人君次叙,不敢干犯乱常,越次当位矣。犹如月有弦望晦朔、星有合见留逆。是故岁星、填星、荧惑晨见于日,后行逆于日。当其平旦之时,欲至于午上便留,留而平旦过午返则逆,逆行行至于夕时,又欲当午上则后更留,留而午则又顺行,行极而伏与日合,则同宿共度而受命于日,更晨见于东方,此皆不敢以昏旦之时,当于午后任行历,故迟凝留焉。至于金、水二星,则又甚耳。晨见东方平旦,当丙己之地,便速行以追日,及之,伏,伏与日合,合后出于西方,速行,昏时至丁未之地,即迟行,待日而又伏焉,此则日与五星,皆不敢以昏旦当午而盛。故《易》曰:日中则昃,月盈则蚀,天地盈虚,与时消息。是则正南方者,君人之所面向也,故莫敢轻焉。而五星伏见,日数各殊,迟疾逆顺,其数不等,求之见合,大较同一术焉。今列之如左: 岁星,率五十三万四千五百三。(一本云:五百三百分一之五。) 晨伏十六日。一终三百九十八日。 荧惑,率一百四万五千九十四六分半。 晨伏七十二日。一终七百七十九日。 填星,率五十万六干六百三十八七分半。 晨伏十八日。一终三百七十八日。 太白率七十八万二千四百五十分。 晨伏六日。一终五百八十三日。 晨见伏三百二十七分。同夕见伏二百五十六日。 辰星,率十五万五千二百七十八五分半。 晨伏十一日。一终一百一十五日。 晨见伏五十二日分,同夕见伏五十三日、五十六日。 推合见日月术。